印度神话故事:大自在天(上)
大自在天——音译“摩醯首罗”,摩醯的意思是“大”,首罗是“自在”,即大自在天。但是,摩醯首罗不过是大自在天的名字之一。
据印度教神话传说:大梵天想要一个儿子,他人定冥思后,一个有着青色皮肤的男孩便出现在他的膝盖上。这个男孩一出生就大声哭喊:“给我一个名字!给我一个名字!”大梵天赶紧安抚他:“好吧!你就叫楼陀罗。”但是男孩不满意,依然痛哭不已。大梵天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给他取名,直到他有了七个名字之后,才总算停止哭泣。
因此,除了魔醯首罗之外,伊舍那天也是大自在天的别名之一。 大自在天的原型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破坏神湿婆,职责是在每次劫难时消灭宇宙和众神。当初,位居三大神之首的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但他不能降魔、保护百姓,于是人们又创造出破坏神湿婆和保佑神毗湿奴。
湿婆长着三只眼睛,中间的那只最厉害。据说有一次,他的夫人雪山神女和他开玩笑,用双手捂住了他的两眼,结果,脾气火暴的湿婆一发功,就长出了第三只眼睛。这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在一瞬间将所有事物毁于一旦,同时还主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有一次,湿婆正在打坐,爱神跑过来引诱他,湿婆觉得爱神打扰了自己的清修,于是第三只眼喷出一把火,将爱神活活烧死了。他实在是个不解风情的大老粗。
湿婆长年住在喜马拉雅山上,每年去朝圣他的教徒数不胜数。平日,他总是裸露着涂满灰尘的身体,坐在虎皮上打坐,耳朵上挂着蛇,脖子上戴着骷髅项链,头发乱蓬蓬的,上面还装饰着一弯新月。这副打扮活像个苦行僧,因此他也是苦行之神。湿婆的法器一般是一柄三钴叉,坐骑是一头大白牛。
别看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可有大用处,头发上的弯月象征着印度最大的河流——恒河,据说恒河从天上落下时,必须先落到湿婆的头上,然后再流向人间,因为恒河的冲力非常大,为了避免毁坏大地,于是湿婆用头接住河水,再将河水缓缓倾在地上。
在印度的神话中,湿婆占据着绝对突出的地位,和其他两位神相比,他的名声更大。
印度教认为:破坏之后一定会再生,因此,破坏神湿婆也是再生之神,男性生殖器被认为是他的象征。男性生殖器的梵文叫“林伽”,因此湿婆教中还有一个“林伽派”。
在古印度,湿婆的形象是将圆柱立在女性生殖器中,女性生殖器的梵文叫“约尼”,圆柱象征着男性生殖器。这一形象代表雌雄永不分离,二者乃生命之源,是古印度广为流行、崇拜的对象。
据印度教经典《湿婆往世书》记载:有一次,创造神大梵天和保佑神毗湿奴争论“谁是宇宙的创造者”,正当他们争论不休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林伽,于是二位神仙想考察一下这个林伽到底有多大。为了寻找它的两头,大梵天变成一只天鹅飞上天,毗湿奴则变成一只野猪钻入地下,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林伽的两端,最后只好俯首称臣,承认湿婆是最伟大的神。
除了喜欢美女之外,大梵天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耳根子软,不管什么人,只要诚心向他祈祷,他都会满足对方的愿望,哪怕是妖魔鬼怪。
一次,一个阿修罗看出大梵天有这个特点,于是便日夜不停地祈祷,最后从大梵天手里得到仙界的三座城池。阿修罗占据城池之后,就以此为据点,三天两头欺负诸神,诸神打不过他,苦不堪言,只好去找大梵天诉苦。遗憾的是,大梵天没有任何降服能力,他也拿阿修罗没办法,只好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湿婆。
于是,湿婆打造了一辆威力无比的战车——以须弥山作车身、大地作车底、太阳当车轮、四个吠陀作为拉车的马,,而闯出大祸的大梵天则做了赶车的车夫。湿婆站在战车上,拿出弓箭,一箭就消灭了阿修罗的三座城池。不过,经过这次教训,大梵天的脾气还是一点儿也没改,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依然给不少妖魔鬼怪乱施恩惠,每次都只能让湿婆出马,来收拾残局。
湿婆被佛教吸收后,就变成了“大自在天”,住在色界的最顶层,即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大自在天掌管的地盘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围绕着七座山八条海,再加上铁围山(地狱)是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就是日月所照耀之处,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如此算起来,大自在天掌管的范围实在不小。
大自在天长着三眼八臂,手执白拂尘、三钴叉、神螺、水罐、鼓等,头上装饰着一弯新月,坐骑白牛,和印度神话中的形象没有太大区别。
大自在天作为色界之主,并不是正道的护法神,和欲界之主他化自在天一样,他也是个魔头,而且坏得更厉害,是四个魔头中的天魔。每当有佛教弟子修行得法时,他就会下来捣乱。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大自在天便派出魔王和魔女,百般媚惑,但最终也没能得逞。
尽管大自在天的地位依然很高,但和从前相比,他的地位降了很多,原本是印度教中最出名的主神,独占人间的香火,现在却是众多护法神之一,任何时候都只能和其他天神凑在一起,陪衬佛祖,非常不起眼,不了解佛教的人根本无从分辨。
不过,湿婆的化身大黑天是佛教密宗的护法神,他的地位非常高,拥有自己独立的庙宇和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