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熔炉》无声呐喊,改变了韩国法律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真实事件当中,那名美术老师发现学校的病态,为了帮助被性侵的孩子却反被误会成加害人。韩国法律对于性侵判罪不重,后来地区成立的协会来长期抗争,然后被孔枝泳作家写成了小说,孔侑演员看到了小说后向经纪公司请求拍成电影,这件事才逐渐被人们看见。
韩国电影《熔炉》相信大家都看过,即使没有看过,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个影片,校长的那个眼神想必现在想想还后背发凉。电影上映后点燃了韩国民众的愤怒之情,同时也撼动了韩国政界、司法界、教育界;儿童智障者遭受到性暴力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促使韩国国会修改了现行的性侵害防治法,成为韩国史上第一部改变法律的电影。
电影《熔炉》
电影故事:
在雾一般的城市,零下的温度中,一名穿着拖鞋在铁轨上游荡的小孩,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上。
什么样的小孩,会在凌晨零下的夜晚里在铁轨上游荡.....
电影讲述一名美术老师经教授推荐至韩国雾津市(虚构名)的慈爱学校,一所被教育部评选为最优秀的聋哑学校,负责教授聋哑学生美术课程。
美术老师一进到学校,就发现学校有异于一般学校的行政内规,新进教职员工必须缴交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以便获得教师位置。
在上课过程中,他发现有些孩子满脸伤痕、失魂落魄、行为怪异、态度防卫,便开口向较资深的导师请教。
“因为这些孩子的身体有缺陷,所以心也会有缺陷”导师表示。
他接连在学校内发现许多不寻常的现象,原来有好几个孩子被校长、行政室长、导师性侵犯,不是只有女生,还有男生,而报警或逃跑的结果就是被警察送回来,并接受更多的暴力殴打。
电影《熔炉》剧照
电影《熔炉》剧照
电影《熔炉》剧照
电影《熔炉》剧照
电影《熔炉》剧照
深思:
电影笔者是半暂停半快进的看完,实在是太难过与气愤了,看到的电影画面却只是真实事件的十分之一,里面的官官相互、包庇,而且还遇上了“前官礼遇”,只要当法官转成律师的第一个案件都会打赢或是减轻罪行,笔者不知道韩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但是在男主角找到性侵录影影片时,加害人才判刑一年时,心情降到谷底,而且性侵案件还能和解,所以导致判刑很轻。而在这个巨大的悲剧中,因对国家政府信任、对法律信赖、对强势警力惧怕,一般社会民众只能选择主动或被动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旁观着悲剧发生、旁观着无辜的孩子被剥削、残害。
每次看完电影总是容易陷入电影情境当中,有些电影还能告诉自己是假的,可是遇上真实事件改编的笔者真的没辄,自己总想如果是主角我能做什么,或许这就是电影给与我们的幻想吧。
魔鬼总是从小处开始诱使人逐渐堕落,使人越陷越深,享尽罪中之乐、饮鸩止渴终致无法自拔于罪恶泥沼之中。
电影《熔炉》剧照
电影的力量:
《熔炉》小说作者孔枝泳写出韩国社会结构不公不义,这本书在网上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不到短短半年的时间马上被翻拍成电影,产生的效应更大。电影上映冲出了好票房,网络马上出现要求重启调查百万人签名活动,“熔炉效应”就透过了网民蔓延开来。
透过电影揭露不合理的事情,要求严惩性侵犯的力量大到上映的第六天,就促成了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
警方专案小组重启调查才发现,现行的性侵害防治法刑责太轻,性侵残障人士法律将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性侵幼童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且案件公诉期只有短短的七年,重回学校的那两位老师可以继续任教而且案件也已经过了追溯期,于是网民要求从严从重从新制定性侵案的量刑标准,也发出了强烈要求废除追溯期的呼吁之声。
电影《熔炉》在韩上映的第37天,韩国国会以压倒性的通过“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为“熔炉法”。未来性侵残障人士以及不满13岁的儿童,最重量刑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如果加害者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者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在2012年7月正式实施。
不只“熔炉法”,另外也催生了有熔炉防治法之称的“社会福利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