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闻:以色列增加反导能力、美海军努力保持战备等十五则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23年03月刊,军闻信息时效稍有滞后,或有部分变动。睁眼看世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以色列增加反导能力
应多家用户应急需要,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已对“蜘蛛”防空系统进行了改装,使其可以应对战术弹道导弹目标。这种反导能力采用经过硬件和软件升级的“德比”远程导弹拦截弹,这种改进借鉴了最近一些广泛使用战术弹道导弹的武装冲突的经验教训。
图示:中小国家的首选,物美价廉的代表,“蜘蛛”防空系统卡车底盘能搭载负责防空的两款导弹——“怪蛇-5”和“德比”。同时根据实战需求,也分为SR(短程)和MR(中程)两种型号。
“怪蛇-5”(上)和“德比”导弹
格鲁吉亚、越南、新加坡、捷克和菲律宾都装备了“蜘蛛”防空系统,最新的用户则是面临无人机和导弹威胁的阿联酋。2022年初,该系统还展出过将雷达、光电/红外设备和发射架全部集成到一辆车上的型号。到2022年它已经能拦截飞机、炸弹、无人机和精确制导弹药。
新加坡空军装备的“蜘蛛”系统
借助自主能力,它能在行军途中探测威胁,对敌对目标数秒内就能全向开火。它也能使用“怪蛇”5导弹,根据拦截弹不同,最远射程可以达到80千米。
二、“美洲狮”战车表现差强人意
据《明镜》周刊2022年12月报道,在一次演习中,参演的全部18辆“美洲狮”步兵战车都趴过窝,被迫用已有几十年历史的“黄鼠狼”战车顶替,由此引发激烈争议。发生的故障都是中小程度,但也涉及贵重部件和车内火情。
“黄鼠狼”步兵战车
这次演习的目的是最后检验德军将编入北约高度戒备力量的部队水平,德国将于2023年轮值指挥这支力量。根据德国国防部2023年1月4日公布的初步评估,德国莱茵金属和KMW公司联合开发“美洲狮”理论上还是一种优秀武器,只是正常运行太依赖于士兵、后勤和制造商的密切配合,这在战场上是难以满足的。
德军已有350辆该型车,其中42辆已为北约改进过,在近期召集各方探讨如何改善可用性前,将先冻结其改进和第二批50辆新车的生产。
三、美国海军努力保持战备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美国海军希望能保持近一半的水面舰队随时可部署,以便提升全军战备水平,以备应急作战之需。为此2022年建立了舰艇和人员战备状态数据库,经过对影响战备的所有因素深入研究,现在的目标是两年内达到保持现役164艘水面舰艇有75艘随时处于可执行任务或可充分执行任务的状态。
这个战备水平不仅能满足为各战区司令部执行例行任务,也能为武装冲突、实验和演习临时调遣舰艇。这支力量包括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巡洋舰、濒海战斗舰、两栖舰和扫雷舰,但暂时不包括尚未与舰队充分融合的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3艘远征基地舰。因为供应链问题,2022年海军有1200项以上舰艇部件需求是靠拆卸其它舰艇满足的,因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美国海军米格尔·基思号( T-ESB-5)远征基地舰
四、美空军接收排爆机器人
2022年12月19日,L3哈里斯科技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了4套T7多用途排爆机器人系统。双方于2021年9月签订了价值8500万美元的合同,将购买107套T7。
T7几乎所有的性能都比其前身F6A有所改进,其最快行驶速度和高分辨率相机数量是F6A的两倍、电池续航时间是F6A的四倍、无线电传送距离是F6A的十倍。T7的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通过更换组件而不是单个零件进行维修。此外,T7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水平和垂直接触范围都有所增加,能够举起物体的重量提升了5倍。
北京特警使用F6A型号的排爆机器人。
所有这些功能都使排爆操作员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处理更多危险品。作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精度最高的排爆机器人,T7将用于美国空军驻世界各地部队的基地安保任务。
五、波音提议为乌克兰提供新武器
2022年11月28日,波音公司向美国国防部建议为乌克兰提供陆射小直径炸弹(GLSDB)。由波音和萨伯公司联合研制的该型武器由基于113千克级航空炸弹的SDB I 加装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加上先进的抗干扰GPS制导配合惯性导航系统,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小于1米。所有采用M270/M142发射界面的火箭炮均可发射。
从M142“海玛斯”火箭炮发射时射程可达150千米,而该炮发射标准制导火箭弹射程仅为70千米。它还配有侵彻/破片杀伤多用途战斗部和可编程电子引信,可穿透厚约1.8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打击反斜面的目标和同时打击多个目标。它还有可减少附带损伤的集中杀伤力弹药(FLM)型,安装激光导引头后还能具有机动目标打击能力。
六、哥伦比亚选中以色列榴弹炮
经过几十年反游击战和扫毒战斗,哥伦比亚陆军的远程火力已成为空白。最近,该军种从以色列埃尔比系统公司订购了18辆ATMOS车载榴弹炮,价值1亿美元。此前外界一直以为哥伦比亚会选择法国Nexter公司的6×6“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其报价为1.14亿美元。
ATMOS车载榴弹炮
法国Nexter公司的6×6“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ATMOS是一种155毫米52倍口径车载榴弹炮,装有带自动模式的计算机火控系统,还有自动导航、自动放列和自动装弹系统。随着炮位侦察和反炮兵火力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榴弹炮必须突出快速部署和转移阵地的能力。该炮可由任何6×6或8×8卡车装载,到达阵地30秒内首发发射,可以110秒内射完6发并转移,间瞄正常射速8发/分钟,可实现5发同时弹着和昼夜直瞄射击,炮班只需2人至6人。
七、英国本土卫星发射失败
2023年1月10日,维珍轨道公司宣布,因火箭第二级发动机点火时原因不明的故障,称为“发射者一号”的空射火箭被迫中止任务。当时,在翼下携带火箭的波音747飞机从英国西南部的康沃尔航天港起飞,在空中投放了火箭。箭上携带的9颗小卫星均未能入轨。这使英国未能成为西欧第一个从本土发射卫星的国家。
这些卫星中包括Dstl(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试验低轨道成像和电子监视任务的两颗“普罗米修斯”-2卫星,上面还有美国海军参与的电离层实验设备,以及用于海上情报搜集的Amber 1卫星。此前该公司曾在美国加州莫哈维沙漠成功发射过5次,最近的一次是从爱尔兰海岸外。英国还是有决心2030年成为欧洲主要小卫星发射者,并在苏格兰准备垂直发射能力。
八、半岛火力升级
2022年,朝鲜几乎每个月都有武器试验,直到12月23日还向东部海域发射了两枚近程弹道导弹,分别飞行了约250和350千米,31日又发射3枚。2023年1月1日凌晨,朝鲜又试射了射程覆盖整个韩国、并可携带战术核弹头的超大型多管火箭炮,并要求大规模生产战术核武器,研制具备快速核反击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系统。
2023年1月4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宣布将核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对中心升级为应对本部,由第48军朴胡成少将领导。新部门将整合网络、电磁和太空能力,确保为快速变化的战争做好准备,还将支持发展包括导弹防空系统、先发制人打击系统和报复计划的“三轴体系”能力,为最终于2024年成立战略司令部铺平道路。
九、英国航母因故障进坞修理
2022年8月,英国海军第二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在从母港朴茨茅斯海军基地驶往美国途中,右舷螺旋桨轴发生机械故障。经维修人员水下检查,确认该舰需要进入干船坞维修,维修所需时间和工作量只能在入坞全面检查后才能判断。
随后,该舰先拆除了右舷重达33吨的螺旋桨,以单轴推进的方式驶抵苏格兰罗塞斯的干船坞进行维修,约750名舰员留舰参加维修和训练。目前预计维修工作将于2023年春天结束,但随后该舰也该返回朴茨茅斯开始预定的维护期。
“威尔士亲王号”原定搭载1600名船员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东海岸,执行为期4个月的训练,包括搭载美国海军和加拿大海军的F-35B、MV-22和无人机,现在只能推迟到2023年。
图示:通用原子公司的“莫哈韦”无人机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起飞并安全降落,这也是英航母上起降的最重的固定翼无人机。该机起飞不需要跑道,沿用“灰鹰”无人机的机身,但机翼更长,并安装有高升力装置,能够携带3600磅武器弹药,可挂载16枚“地狱火”导弹。
十、土耳其加快发展航空装备
2022年12月14日,土耳其拜卡公司的“红苹果”无人作战飞机成功首飞。这种喷气式隐身无人机起飞重量6吨,续航力5小时,升限10700米,装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内置弹舱,并具有从航母起降的能力。土耳其还正在建造无人机航母。
土耳其“红苹果”无人作战飞机
无人机在俄乌战场打得风生水起,乌军TB-2表现出乎外界预料
2022年1月至11月,土耳其军品出口就达到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全年可望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主要归功于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是无人机产品。其TB-2无人机已销往27个国家。
2022年12月底,土耳其洛克桑公司还从拜卡公司的“游骑兵”无人机试射了首枚国产超声速空地导弹TRG-230,成功命中100千米外的目标。该导弹有效射程20千米至150千米。土耳其航宇工业公司的TF-X战斗机也可能在2023年3月提前完成原型机。
土耳其拜卡公司的“游骑兵”无人机。
土耳其第五代战斗机TFX的项目原型机
十一、美军轰炸机队积极准备过渡
2022年12月2日,美国空军和诺·格公司首次公开展示了B-21“突袭者”轰炸机。预计该机型将于2023年初首飞,然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开始全面试飞,但它的全面投产还需要一定时间。今后美国空军现役的轰炸机队将于本世纪30年代初退役B-1B和B-2,但保留少量改装了新型F130发动机的B-52,配合B-21。
B-21“突袭者”轰炸机
B-52轰炸机
2022年12月20日,驻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的B-52轰炸机、来自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的F-22战斗机,以及韩国空军的F-35A和F-15K战斗机共同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济州岛附近展开飞行训练。参演的B-52具备核攻击能力,以助力韩国的“延伸威慑”政策。与34年前服役时相比,每架B-2每9年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一年的翻新和技术升级。
十二、欧洲开发软式自动空中加油
2022年12月,欧洲防务局(EDA)启动了为期两年的软管-锥套系统自动空中加油(A3R)技术开发。该项目由空客防务与太空公司、西班牙GMV公司、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和德国AES技术公司组成联盟承担,投资433万美元,计划2024年使用西、德两国空军的空客A330MRTT多用途加油运输机和“狂风”战斗机进行飞行测试。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生产的A330MRTT加油机和“狂风”战斗机进行飞行测试。
此前,空客公司在2020年4月实现了伸缩套管硬式空中加油系统的全自动对接,并在2022年7月完成全自动空中加油伸缩套管的认证,证明了硬式空中加油自动化的可行性。软管-锥套系统自动空中加油技术的研究致力于使如A330MRTT、A400M或C295等型号的空中加油/运输机也能做好准备,迎接为下一代无人机自动空中加油的挑战。
A400M空中加油机为同型号A400M运输机加油。
十三、“阵风”取得印度更多订单
2022年12月15日,印度空军宣布已经接收了2016年订购的36架“阵风”战斗机的最后一架。这批飞机价值84.6亿美元,从2020年7月接收首批5架起,目前已组建两个中队。这批“阵风”采用了印度特殊增强(ISE)组件,包括头盔显示器,加强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拖曳式诱饵和导弹接近告警系统。
为满足印度海军多用途舰载战斗机(MRCBF)计划的要求,2022年1月和6月,“阵风”M舰载型和美国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岸基设施进行了滑跃起飞对比试验,前者于年底胜出,将为印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装备26架。“阵风”M与印空军的“阵风”通用性超过85%,但最终印度还是将自行研制双发舰载战斗机(TEDBF),计划2026年前后推出原型机,2032年投产。
印度自行研制双发舰载战斗机(TEDBF)的方案模型
十四、“鹰狮”装备巴西空军
2022年12月19日,巴西空军在巴西利亚附近的安纳波利斯空军基地举行“鹰狮”E战斗机(巴西称F-39)服役仪式。巴西2014年以60亿美元价格采购28架单座型和8架双座型“鹰狮”,2022年4月又追加4架,40架中至少有15架将在巴西本土组装。首架“鹰狮”E于2020年9月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首飞,2022年11月取得认证。
巴西版“鹰狮”E战斗机。
同时,萨博集团还获得瑞典国防装备管理局(FMV)3.26亿美元合同,升级其“鹰狮”C/D战斗机,2029年前完成。升级内容包括采用F404-GE-400涡扇发动机和PS-05/A雷达,集成Arexis电子战套件,航电系统快速软件更新。“鹰狮”曾与英国有所合作,但瑞典对参加英意合作的FCAS(未来空战系统)项目仍不明朗,2022年底,日本已加入已更名为“全球作战航空计划”的该项目。
十五、美国批准两笔航空军售
2022年11月28日,美国批准向芬兰出售40枚第2批次AIM-9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和48枚AGM-154型JSOW(联合防区外武器),由雷声公司制造,总价值3.23亿美元。这些导弹将用于提高芬兰空军的55架F/A-18C和7架F/A-18D“大黄蜂”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芬兰空军的55架F/A-18C“大黄蜂”战斗机
AIM-9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
从2026年起,芬兰还将用64架F-35“闪电”II战斗机替换其“大黄蜂”机队。第2批次AIM-9X采用新的数据链,最大射程增加一倍,AGM-154则能精确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
2022年12月6日,美国批准向韩国出售18架CH-47F“支奴干”直升机和42台T55-GA-714A发动机,价值15亿美元,定于2022年至2028年间交付。韩国2022年早些时候为其重型通用直升机(HUH)-II项目求购这批直升机,用于取代老化的CH-47D。F型比D型实用升限提高33%,航程提高11%。
波音公司CH-47F“支奴干”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