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传统婚姻模式"拉帮套",三个人像夫妻一样生活却不受非议

奇葩的传统婚姻模式"拉帮套",三个人像夫妻一样生活却不受非议

都说"好女不嫁二夫",若说在现代社会,一个女人要是和两个男人一起生活,那多半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但在建国以前,一些贫困地区却默认这种情况的发生,并成为当地的一种旧习,俗称为"拉帮套"。

拉帮套的由来

拉帮套原指在旧社会里,一般用两匹马来拉马车,一匹驾辕、一匹拉套。在马车超重、爬陡坡或者淤陷时,两匹马无法拉动,这时就得再加一匹马,在旁边帮衬着一起拉,这就是拉帮套的原旨。

而这里的拉帮套,则是奇葩的传统婚姻模式。它指丈夫因为体弱或生病,没有足够的能力养活家庭,只好让妻子另外去找一个男人帮扶生活,共同分担家庭的重担,三个人像夫妻一样生活却不受非议。

以前的时候,北方地区人烟稀少,后来其他地方来闯关东,进入了北方地区。而这些闯关东的人则以男性较多,所以就造成了北方地区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很多男人都无法娶到老婆。

所以在一些山区和偏僻的地方,当地的家庭中,如果男人因重病或其他身体原因无法负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的时候,妻子会在丈夫的同意下,再寻找一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帮助养家糊口,共同分担家庭责任,进而三人共同生活。

人们把这种陋习称之为"拉帮套"。而等丈夫因病亡故以后,负责拉帮套的男人会和女人一起结婚,继续生活下去。

三个人的冬天

这比较有名的就是蒋雯丽演的一个电影------《三个人的冬天》。这个影片想表达的意思或许如它的片名一样。三个人以拉帮套的形式组成了家庭,一起度过如冬天般艰难困苦的日子。

那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长白山林区,男女主人公就是林区里普通的伐木工人夫妇。如果没有意外,或许他们可以安心的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男主人公魏大山在伐木时,一棵巨大的松树倒下,他为了救别人,自己被砸成重伤导致了瘫痪

四处的寻医问药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日渐拮据,而魏大山的病却毫无起色。于是万般无奈的魏大山想起了贫苦地区的旧俗"拉帮套",想让自己的徒弟黑塔和妻子在一起,撑起自己的家。

一开始,黑塔只是本着善良的心来帮忙,但在相处的过程中,魏大山的妻子云凤对黑塔渐渐日久生情......而魏大山面对两人的朝夕相处,把他们的情义尽收眼底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开始通过折磨云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云凤默默地承受着,直到有一次黑塔看到魏大山虐待云凤的场景后,打了魏大山,同为男人,他了解魏大山的痛苦与纠结,不想让他为难,也不想让云凤痛苦,于是准备默默离开。

而这时云凤的突然怀孕,打消了黑塔离开的念头。日子一转眼,他们的女儿参花7岁了。听说山里的热山泉能治瘫病,便用小爬犁拉着魏大山去洗澡,结果真的把魏大山的病给治好了,魏大山又能干活维持生计了。

而恰在此时,东北解放了,婚姻法进了山区,拉帮套的习俗必须结束。此时虽已没有了生存的难题,但感情的裂痕依然存在,云凤选择了黑塔,而黑塔掏出了全部积蓄,还把房子和所有财产留给了魏大山。

可魏大山不知是出于报复还是不舍,悄无声息的带走了参花,这让两个人痛不欲生,思考之下,黑塔决定自己退出。而当两人在山上话别之际,参花回来了,而魏大山扛着行李悄然消失在了雪原。

这部电影的几处反转包含了人们对爱情的一种美好的希冀,以及在生存之外仍存在的人性的闪光点和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

云凤在魏大山生病时的照顾与不离不弃,黑塔的善良,黑塔和云凤在艰难困苦中的相互扶持,以及最后魏大山的忍让成全。

它也包含了这种旧习对人性的考验和对人情感的折磨,三个人之间无比纠结的内心与痛苦,两个男人之间隐忍不发的暗自较量,这或许也是影片中大部分是冬天的原因,这冬天代表的,也许就是每个人内心的境遇。

现实生活中的拉帮套

当然,戏剧在感情上或许有美化的成分,而真实生活中,通常肯去拉帮套的男人都是因为家里贫穷,或其他条件不好,出不起彩礼钱,为了能找个女人成家,不得不去给别人拉帮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过日子的模式,这个女人往往是这一家庭的纽带。

如果日后有了孩子,孩子可以跟丈夫的姓,也可以跟而那拉帮套的汉子的姓氏,三个毫无血缘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像亲人般生活。

但这种亲情的纽带看似牢固,却也处处展现了命运的玩笑。如果原来患病的男人重新有了劳动能力,在彼此的照顾中好转了,那三个人该如何自处?生下的孩子该如何看待这种关系,又该如何称呼?

生活看似可以顺利的维持下去,却只是充满了将就和妥协。出于感情的角度,人有同情心和爱心但也充满了嫉妒心和占有心,如果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在一起,虽然明面上三人为了生存可以和谐相处,但内心的委屈与不甘就这样埋藏心底。

时间长了,既使人身心俱疲,也毫无生活质量可言。而违背了婚姻中彼此结合的初衷,人与动物或许也别无二致。

但也有人说,活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何感情。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生产力发展还不够完善的旧社会,尤其是这样的以农耕为主的贫困地区,就得男人出力气干活,女人操持家务,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和运行。

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只能通过婚姻关系来维持感情,保证生计,这只是当时社会的无奈之举,不能掺杂过多的伦理道德,要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

不能说这种情况没有道理,但是对于我们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情况的今天,这种做法却确实不该继续。一是法律确实不允许,二是这种违背人性的习俗所带来的后果或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例如有的拉帮套的汉子虽然做了很多贡献,但因为是入赘,却始终被儿女看做外人,有的甚至在老了之后被扫地出门......所以除了物质上的富足,这种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而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做法的弊端,这种做法也逐渐被取缔了。

生活虽然时有难处,但人间也一直充满温情,愿每个人都可以尊重内心,不将就的活着。

相关推荐

​家庭烘焙和专业烘焙的区别

​家庭烘焙和专业烘焙的区别

173

家庭烘焙和专业烘焙的区别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烘焙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开始是早餐,然后是下午茶,现烤面包、欧包、法棍、熔岩蛋糕,越来越多的烘焙产品...

​任天堂Switch 2定档!然而游戏掌机正在失去未来

​任天堂Switch 2定档!然而游戏掌机正在失去未来

147

任天堂Switch 2定档!然而游戏掌机正在失去未来 2025 年 1 月,任天堂发布第九世代主机—— Switch。作为其旗下销量和知名度最高的游戏主机之一,截止 2025 年 5 月,Switch 销量已来到 1...

​芜湖是什么意思哦

​芜湖是什么意思哦

64

芜湖是什么意思哦 芜湖本来指的是中国安徽芜湖市,因为和“呜呼”是同音,就被网友玩成了谐音梗。芜湖这个梗没有实际的什么含义,与“啊”、“呜呼”之类的语气词差不多,一般...

​游隼是什么动物

​游隼是什么动物

186

游隼是什么动物 游隼是一种鸟类。 游隼是隼科、隼属鸟类,也是一种大型猛禽,共有十八个亚种。其成年后体长为38-50厘米,体重为647-825克,翼展为95-115厘米,翅膀较长,且尖,眼周...

​小年跟大年有什么区别

​小年跟大年有什么区别

61

小年跟大年有什么区别 小年跟大年的区别在日期不同,习俗不同。 日期上: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是地方是腊月二十四,而大年是腊月三十。 习俗上: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下雪了飞机还能飞吗

126

下雪了飞机还能飞吗 根据下雪程度的大小以及跑道的情况不同来决定飞机是否可以飞行。如果是没有积雪的小雪天,影响不大,那么飞机就可以飞行;如果飞机的跑道上有积雪,飞机起...

​玉米胚芽油和玉米油的区别

​玉米胚芽油和玉米油的区别

74

玉米胚芽油和玉米油的区别 玉米油和玉米胚芽油是没有区别的。 玉米胚芽油是玉米油的另一种叫法,还叫做栗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所提炼出来的一种油。玉米胚芽的脂肪含量在百分...

​压力来源四个因素

177

压力来源四个因素 压力来源的四个因素有: 生理性因素:就是借由人的身体发作的,会引起身心两方面反应,首先会出现生理反应,如生病虚弱,然后基于这种虚弱使人的心理感到紧...

​在支付宝上如何进行免押借物

​在支付宝上如何进行免押借物

198

在支付宝上如何进行免押借物 首先打开支付宝 选择更多 点击芝麻信用 点击信用租 选择需要租借的物品类型 下滑选择需要的物品 点击立即租赁 选择租赁方式、租期 最后点击确定就完...

​油温最高多少度

​油温最高多少度

60

油温最高多少度 低油温一般在85至120℃,俗称三四成热,中油温120至180℃,俗称六成热,高油温一般在180至240℃,俗称八成热。 最高温度油温 油温最高温度可达到300度左右,俗称九到...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

144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 唐山地震是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的强度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

​墙布上的油渍怎么去除

​墙布上的油渍怎么去除

180

墙布上的油渍怎么去除 墙布是人们用来室内装饰的材料之一,然而墙布是用棉布为底布,并在底布上施以印花或轧纹浮雕,因此人们在清洁时需要特别注意。 墙布上的油渍怎么去除 准...

​总资产报酬率是什么(总资产报酬率解释)

​总资产报酬率是什么(总资产报酬率解释)

140

总资产报酬率是什么(总资产报酬率解释) 总资产报酬率以投资报酬为基础来分析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投资报酬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企业的投资报酬是指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之前...

​小孔成像原理是什么

​小孔成像原理是什么

57

小孔成像原理是什么 小孔成像,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