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二圣故里携手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



从5月19日至20日在山西运城市举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儒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
中华武圣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市与文圣故里山东济宁市共同启动“文武二圣故里携手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与山东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签署了《缔结友好景区协议》。
山东济宁市、山西运城市孔子关公文武二圣故里开启了双方交流互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开启了携手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的新篇章。有关专家学者称,该举措是新时代晋鲁两省携手传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创举。
来自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处、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美国和山西、山东、安徽、贵州、吉林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100多名儒学研究前沿专家学者集聚运城,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专题汇报、与会研讨等方式,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儒学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就“儒学创新与当代生活”“儒家义理与现代价值”“德孝文化与社会教育”“关公文化与儒商精神”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提出了许多的真知灼见。

山西运城、山东济宁,作为文武二圣故里,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重要。2500多年前,山东文圣孔子著春秋,1800多年前,山西武圣关公读春秋,文武二圣共同传承弘扬儒家思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作为文武二圣故里的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广大的儒家思想研究者,山西运城市、山东济宁市具有传承弘扬儒家思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武圣故里,山西运城诚邀海内外的知名儒学研究专家共同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儒学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对话。
在武圣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市,与山东济宁市共同启动“文武二圣故里携手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同时,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签署了《缔结友好景区协议》。这是山西运城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山西省运城”六大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运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提升运城文化在国内、国际上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的具体举措。
据了解,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儒学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加强曲阜三孔景区和解州关帝庙景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提升孔子文化和关公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签署了缔结友好单位协议书,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缔结友好单位,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联谊互访制度。双方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互访、交流、考察等活动,增进友谊,保持联络。二是建立信息互换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及有关信息,及时互相通报,保持信息畅通,促进资源共享。三是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共建文武二圣文化研究与宣传平台,联合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围绕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物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开展深入交流。四是推动双方全面合作。努力探索开展包括:互聘管理人员,干部交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线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山西运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处处散落着具有‘古中国’标识的历史遗存。运城,是尧舜禹建都和活动之地,唐尧的以德治国,虞舜的孝感天下,夏禹的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在这里都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和延续。
《礼记·中庸》中记载,“仲尼祖述尧舜。”儒家文化与尧舜禹文化一脉相承,儒家文化是对尧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创新和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让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成为具有当代价值、影响和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滋养全体国人思想和灵魂的精神信仰,成为推动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提升。


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鹏指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运城与儒家文化渊源极深。运城是儒家文武二圣之一武圣关公的故里,与山东济宁加强合作,共同传承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因此,我们举办这次学术研讨,目的就在于推动儒学文化吸纳创新、传承发展,使其在涵育核心价值、强化党的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尧帝和舜帝都是山西人。仲尼祖述尧舜,关羽光大儒学。山西和儒学的渊源,既是思想的传承,更是实践的升华。晋鲁两地山水相连、文化相融,在历史和现在,都有很多交流融通的成功范例。相信今天的研讨会,一定会在晋鲁两个文化大省之间,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缔结文脉相连的纽带。”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茂林如是说。
山西省委历来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并使之更加科学有效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滋养涵育作用。山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是全省的一个重大课题。
运城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山西省委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的要求,深入研究运城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贡献和巨大影响,全面挖掘和整理运城特有的“人类远古文化、农耕源头文化、黄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东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制定出台了《运城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对全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细致的安排部署。运城市委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刘志宏为组长的运城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领导组,组建了强有力的机构,为推进示范区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为全省乃至全国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探索新的实践路径。
运城市精心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养成、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推进“五大体系”。近年来,该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推出了一批河东文化研究成果,编撰出了河东传统文化丛书;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创作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建立了媒体交流传播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教育中、融入国民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伦理建设中;弘扬发展新乡贤文化,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加强家风家训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工程,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山东省济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爱民说,济宁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近年来,济宁市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做好儒学研究“登峰”、儒学推广普及“落地”、儒家文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四篇文章。
千百年来,孔子、关公“二圣文化”双翅共振,比翼齐飞,共同推动儒家文化永续不竭地传承与发展。济宁市与运城市搭建起两地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入合作、交流互鉴的平台,两地将进一步加大沟通联系力度,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济宁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艾国介绍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情况,运城市介绍了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
中共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在主持专家学者交流发言时说,“山东、山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集地,具有弘扬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担当与文化使命。山西运城市、山东济宁市文武二圣故里开启了双方交流互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开启了携手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的新篇章。希望两地各级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让中华文明革故鼎新、再创辉煌”。
与会的有关专家学者表示,这次研讨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如何实现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加坚定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进一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