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的东征,安条克攻防战
安条克在历史上曾是叙利亚的首都,也是中东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是罗马统治者在东方最高军事长官的驻地,也是罗马帝国东半部的军事、外交和文化中心。
伊斯兰势力发展壮大时期,安条克的地位有所下降,不再是地中海世界的中心,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边境城市,人口也从罗马帝国时代鼎盛时期的30万人减少到了十字军东征时期的5万人左右。
安条克及周边状况
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安条克有12公里长的城墙,在罗马帝国时期曾经长达20公里。但经过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的修建,安条克的城墙比罗马帝国时期更为坚固。安条克城内有近400座箭塔,这在防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城墙只能防御正面的敌人,而箭塔可以防御正面和左右两侧的进攻。
安条克城的情况
安条克的总督是雅基●西延,作为一位突厥长者负责整个安条克的城防,他不打算出城与十字军野战,并做好了固守城池的准备。他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向大马士革的领主杜卡克和摩苏尔的领主埃米尔克尔伯加求援,此二人也都是塞尔柱突厥人。实际上离他最近的是阿勒颇领主里德万,同时也是他的女婿,但为什么西延不向里德万求援呢?实际上当时的中东和小亚细亚一样,名义上是伊斯兰世界,实际上也由众多的领主统治,领主之间经常相互征战抢夺地盘。
里德万当上了阿勒颇的领主后,计划杀掉他的两个弟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一个被他杀了,另一个弟弟杜卡克逃到了大马士革,成为了大马士革的领主。由此兄弟两人势同水火,长期对战。虽然西延把女儿嫁给了里德万,但这并没有影响里德万对安条克地区的进攻,安条克和阿勒颇也经常发生战争。
安条克周边形势
在这些领主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摩苏尔领主埃米尔,西延之所以向他求援,也是因为摩苏尔距离安条克太远,在击败十字军后,埃米尔也不可能在安条克长期驻军。对于援军的请求,埃米尔一直没有答应下来,倒是大马士革领主杜卡克立马应允。
表面上当时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类似,都是众多领主统治各自的世界,但基督教世界已经实现了“上帝的和平”,领主之间彼此暂时停止了征战一致对外,而伊斯兰世界还在一片军阀混战之中。
安条克城内的基督教居民和伊斯兰居民大体相当,各占一半。为了避免战时出现内奸,西延在战前就将城内的基督教男子全部流放,这些基督教男子当二流公民已经习惯,便没有去投靠十字军,而是流落到安条克周边的城市去了。
十字军抵达安条克
1097年10月20日,十字军抵达了安条克,攻城的十字军仍以三位出兵最多的领主为主:洛林的戈德弗鲁瓦、图卢兹公爵圣吉尔和普利亚公爵波埃蒙多。由于城市太大,十字军决定不包围全城,重点进攻公爵门、犬门和圣保罗门。
十字军部署示意图
戈德弗鲁瓦负责进攻公爵门,圣吉尔负责进攻犬门,波埃蒙多负责进攻圣保罗门,其他的诸侯,包括弗兰德斯伯爵、法国王弟于格、诺曼底公爵与其弟布洛瓦公爵及主教阿德马尔则指挥各自的部队随时对三个主阵地给予支援。
不过由于安条克城市高大坚固,且十字军也没有攻城器具,因此一直驻扎在城外没有发动进攻,就这样到了1097年11月,热那亚派来了13艘战舰助战,这也标志着意大利临海城邦国家正式加入十字军东征。热那亚人带来了一支千人的部队及大量补给物品。
安条克攻防战打响(古斯塔夫●多雷作)
在十字军驻扎在安条克城外期间,安条克周边卫星城的伊斯兰守军对十字军发动了突袭,被十字军击败。
缺乏食物的十字军
驻扎在安条克城外的十字军就这样跟安条克城耗着,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到了11月下旬,十字军出现了食物匮乏的局面,虽然热那亚人带来了补给物资,但对于庞大的十字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部分饥饿起来的十字军开始掠夺周边村庄并与当地居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波埃蒙多意识到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便从十字军中抽调了2万人,并特别请了弗兰德伯爵与自己同行,波埃蒙多离开后,圣保罗门前的战事由圣吉尔管理。
波埃蒙多带着2万十字军由安条克往南行进150公里到达了哈马一带,这里是安条克与大马士革的中间地带,由此到大马士革也是大约150公里。
安条克城内也注意到了城外十字军的动向,圣吉尔调动了部分军队到圣保罗门前,犬门附近的部队便少了许多。西延集结了全部军队从犬门杀出进攻圣吉尔的营地,刚刚入睡的法国士兵不得不起身迎击敌军,一时间陷入了苦战,幸好戈德弗鲁瓦带兵来援,才最终击退了突厥人,此战十字军伤亡惨重,圣吉尔的部队战斗力下降了不少。
另一方面,波埃蒙多一路南下,征粮也算顺利,当他来到哈马附近的沙伊扎尔时,遭遇了大马士革方面的穆斯林军队。虽然杜卡克同意向安条克派出援军,但他此时并没有动员部队前去增援,但是当他听闻十字军逼近他的领地时,便迅速动员部下集合北上迎击十字军。
双方在哈马和沙伊扎尔的中间地带展开了激战,刚开始是弗兰德斯伯爵的少量骑兵部队遭遇了杜卡克的大部队,双方见面就打了起来。杜卡克仗着人多便将弗兰德斯伯爵的部队包围了起来,正当大马士革的军队围攻弗兰德斯伯爵的时候,波埃蒙多的大部队赶到并迅速投入战斗,战况由此迅速变化,突厥军队纷纷溃败,杜卡克也逃到了哈马。
波埃蒙多征粮路线
获胜后的十字军没有遇到抵抗便进入了沙伊扎尔,然而当天晚上沙伊扎尔发生了地震,这对于中东地区的人来说习以为常,但对于西欧的十字军来说却以为是上帝的惩罚,惊恐不安的十字军第二天便打道回府,在没有达到征粮目标的情况下沿原路返回,于1097年最后一天回到了安条克。
到了1098年1月底,十字军陷入了粮食极端不足的境地,诸侯们也开始放任手下的士兵四处劫掠。如果此时阿莱西奥斯一世能够对十字军送去补给,那么雪中送炭的效果定然会让十字军对他感恩戴德,拼死效命,但阿莱西奥斯一世没有这样的觉悟,一个绝佳的拉拢十字军的机会错过了。
击败里德万的援军
此时不仅十字军感到绝望,安条克城内的西延也感到绝望。面对城中日益减少的粮食,再这样下去城池也迟早会陷落,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他终于派出使者向里德万求援,答应在击败十字军后将安条克的统治权让给里德万。在得到了安条克统治权的承诺后,里德万立马召集部众,组织了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安条克。
里德万的部队于2月份出发,此时十字军断粮的状况得到了些许改善。
当里德万来到安条克的时候,十字军在波埃蒙多的指挥下对里德万的部队展开了进攻。波埃蒙多先是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迂回到了里德万的后方,从后面驱赶敌人到奥龙特斯河和与安条克湖之间的平原地带,在此等候的是戈德弗鲁瓦的重步兵。
战局在照着波埃蒙多的剧本发展,面对前面是戈德弗鲁瓦的重步兵,后面是骑兵,左右两边是奥龙特斯河和安条克湖的情况下,穆斯林军队被完全击溃,四散而逃,里德万也一路狂奔,回到了阿勒颇。
此时西延也率军出城接应里德万,却被圣吉尔的部队击败,狼狈逃回了安条克,西延和里德万的部队不能合兵一处是其最大的败因。
到了2月中旬,虽然补给没能跟上,但接连的两场胜利也提振了士气。3月4日,一艘从英格兰来的船只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和志愿参加十字军的英格兰骑士,还运来了许多木材。
攻城塔位置示意图
十字军利用这些木材制造了三座攻城塔,一座叫做拉马荷马里,设立在奥龙特斯河对岸,扼守住了通往圣西蒙港口要道,保障了十字军与地中海之间的联络;一座叫做马尔雷加尔,用于加强圣保罗门的进攻;另一座为丹克雷迪建造,没有记载表明该攻城塔的作用,应该是与波埃蒙多的计策有关,因此由波埃蒙多信任的外甥丹克雷迪建造。
正当攻城塔建好,十字军似乎就要开始攻城的时候,埃及的维齐尔来到了十字军的军营。
埃及哈里发的和谈
维齐尔在伊斯兰国家里相当于首相,可以说这次埃及哈里发派出的使者规格非常高。当时的伊斯兰世界有两个哈里发,分别是埃及的哈里发和巴格达的哈里发。
当时的埃及由法蒂玛王朝统治,首都在开罗,属于什叶派穆斯林;伊拉克地区由阿拔斯王朝统治,首都在巴格达,属于逊尼派穆斯林。两派穆斯林势同水火,直至今日也仍然如此。虽然同属于穆斯林,但彼此非常敌对。
诸侯们一个个都穿上了盛装,非常礼貌而友好地接待了维齐尔。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路,维齐尔向诸侯们道出了埃及哈里发的要求,拿下叙利亚没意见,但是不要染指巴勒斯坦。
然而此次十字军东征的最终目的,圣城耶路撒冷就在巴勒斯坦,所以这个要求诸侯们拒绝了。令人惊讶的是,在面对基督教的入侵,同为穆斯林的埃及哈里发其意图竟然是与十字军结成同盟对抗阿拔斯王朝。当然,这个谈判最终破裂了,不过这也没有影响双方的友好谈判氛围,十字军的诸侯向维齐尔赠送了大量西欧赠品,并礼貌地送其离去。
内外交困
早先对增援安条克犹豫不决的摩苏尔领主埃米尔克尔伯加在十字军进攻安条克后6个月终于决定出兵了。他的行动得到了巴格达哈里发的允许,并召集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勒颇、大马士革等塞尔柱突厥人统治全境的士兵。此次克尔伯加所带领的军队总数,据说为骑兵2万人,步兵20万人。不过当时统计的人数往往是真实情况的两倍,所以这支军队的人数应该在10万人左右,但也仍是十字军人数的两到三倍。
穆斯林大军进军示意图
克尔伯加的大军在穿越了叙利亚沙漠后,没有直接渡过幼发拉底河援救安条克,而是停下来进攻鲍德温控制的埃德萨。克尔伯加打算先拿下埃德萨,然后再援救安条克。但是埃德萨在鲍德温伯爵的拼死抵抗下,庞大的穆斯林大军攻了三个星期还是巍然不动。
而就是这三个星期,着实救了围攻安条克的十字军。
计取安条克
此时的波埃蒙多已经有了计划。
安条克的防御依赖其坚固的城墙,尤其是依山而建的城墙,受到攻击的可能性非常小。西延在防守安条克失误的地方在于,平地的城墙由突厥士兵把守,而将山的一侧完全让给了改宗伊斯兰教的基督徒防守。
问题就出在这里,一名改宗伊斯兰教的基督徒队长名叫鲁菲兹,负责安条克西边城墙的“姊妹塔”,在一个月之前波埃蒙多在此处建的攻城塔的作用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利用这个攻城塔与菲鲁兹交涉。经过数次讨价还价,最终于5月底达成了协议,而此时克尔伯加围攻埃德萨已经三个星期了。
6月2日,当诸侯们得知克尔伯加的大军已经离开埃德萨前往安条克而来的时候一个个都大惊失色,布洛瓦公爵更是带着他的部队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安条克,前往安全的小亚历山大港去了。好在布洛瓦公爵的部队并不多,给十字军也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到了当天晚上,波埃蒙多召集了全体诸侯在他的大帐内,并道出了他的计划,即利用菲鲁兹的姊妹塔潜入城内,然后里应外合拿下安条克。
波埃蒙多半夜爬上绳梯(古斯塔夫●多雷作)
当天晚上,波埃蒙多派出了精锐部队从姊妹塔进入了安条克城内,此举并没有引起突厥士兵的注意。十字军在半夜的时候就开始行动起来,天亮的时候大举涌入了安条克。在一片混战中,西延被杀死,他的儿子逃到了山上的城堡中继续抵抗十字军。
攻陷后的杀戮(古斯塔夫●多雷作)
6月3日这天,除了山上的城堡,整个安条克城落入了十字军手中,城内的突厥人被屠杀殆尽。
坚守安条克
占领了安条克全城后,接下来就要对付山上的城堡了。此时逃入城堡的是西延总督的儿子达乌拉,这里也是安条克最为重要的据点。波埃蒙多在城堡附近筑起了城墙用于围困城堡。
达乌拉在得知了摩苏尔的部队正赶往安条克的情况,派出了使者到克尔伯加处,向其请求援军。克尔伯加承诺会派自己的心腹麦尔万援救,但条件是城堡也要交与麦尔万,在万般无奈之下,达乌拉同意了这个要求。
围困山上的城堡
6月9日,麦尔万带领部队来到了安条克,并率部向铁门发起了进攻。驻守铁门的弗兰德斯伯爵、诺曼底公爵和法国王弟于格放突厥军队进入了狭窄的城门内。这些进入铁门的突厥先头部队都是轻装上阵,很快就遭到了城内重装十字军武士的疯狂砍杀,后续的突厥军队听到悲惨的喊叫声顿时也没了勇气,纷纷败逃。结果部分士兵的败逃变成了全军的混乱,麦尔万只得收拾部队返回大营。
第二天也就是6月10日,克尔伯加包围了安条克。
此时安条克城内断粮,恐惧开始在十字军中蔓延开来,不少士兵跟随着布洛瓦公爵的步伐逃出了安条克,似乎刚拿下的城市就要守不住了。
这时城内有一位名叫巴托罗缪的人找到了圣吉尔,声称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圣安德烈告诉他在城中的圣彼得教堂下埋藏着刺中耶稣肋部的圣十字枪。一开始圣吉尔并不相信巴托罗缪的这个说法,后来也是经过了一番周折,士兵们果然在圣彼得教堂挖出了一柄圣枪,此举振奋了守城十字军的信心。同时,在6月14日晚流星从天上落下正好击中了克尔伯加的军营并引发火灾。这也使守城的十字军更加坚信他们得到了神的庇佑,士气又振作了起来。
圣枪的现世,鼓舞了十字军的士气
计谋多段的波埃蒙多把隐士皮埃尔派到了克尔伯加的军营假意谈判,实则探查克尔伯加部队的虚实,在皮埃尔等人谈判结束回来之后,波埃蒙多已通过皮埃尔对克尔伯加的情况有了准确的判断,即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领主并不会听从克尔伯加的指挥,尤其是在关键时刻。
出城决战
在了解了克尔伯加的情况之后,6月27日波埃蒙多召集诸侯制定了出城作战计划,会议上他将全军分为六个分队。
第一分队由法国和弗兰德斯人组成,由法国王弟于格和弗兰德斯伯爵罗贝尔指挥;
第二分队由来自洛林的骑兵组成,指挥自然是戈德弗鲁瓦;
第三分队由法国诺曼底的士兵组成,指挥是诺曼底公爵罗贝尔;
第四分队由图卢兹和普罗旺斯地区的士兵组成,由于圣吉尔染病在身,实际指挥的是主教阿德马尔;
第五分队由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士兵组成,由波埃蒙多指挥;
第六分队仍是来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士兵组成由波埃蒙多的外甥丹克雷迪指挥。
圣吉尔也不是完全不参加战斗,他负责封锁山上的城堡。
将全军分为六个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出战,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全体以整体出战,面对人数众多的克尔伯加的大军,基本等于送死;
二是突厥各领主之间存在隔阂,在战斗的时候并不会无条件地接受克尔伯加的指挥,十字军可以利用突厥军彼此的这种不协调获得战机;
三是十字军内部也是按照各自地区的不同,由各自的领主指挥的,士兵也只听从自己领主的指挥,将全军按照区域的不同划分,有利于提升全军战力 。
安排妥当之后,6月28日拂晓,十字军在安条克城外与克尔伯加展开了决战。
克尔伯加按照东方军队一般的作战方式,将弓箭手安排在了山上待机,自己在后面山上指挥。按照东方的战法,弓箭手一般在阵前压制敌军。同时克尔伯加利用河边左翼部队防守十字军的进攻,在此方向派出机动部队。克尔伯加的战术如果在统一协调指挥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效力,但问题就出在突厥军队行动不能统一。
战斗打响后,突厥军队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很快就被十字军的六个分队抓住了破绽,战况一开始就朝着有利于十字军的方向发展。波埃蒙多也及时将自己所带领的第五分队分出了一部分绕到了弓箭手背后,将待机的弓箭兵与后面的部队完全隔开。
此战十字军打的异常顺利
就这样到了中午的时候,克尔伯加的大军迅速溃败。穆斯林的领主之间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在遇到恶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保存自己的实力,让别的领主去和十字军死磕。首先逃跑的是大马士革领主杜卡克,接着阿勒颇领主里德万也跟着跑了,其他领主见状也无心恋战,纷纷脱离了战场。
最后与十字军交战的就只有克尔伯加和哈马的城主了。此时突厥军队败局已定,克尔伯加只好扔下自己的部队离开了战场,一口气逃回了摩苏尔。
此战突厥人丢下了2万多具尸体,十字军也损失了4000多人,交锋的时间很短,却有如此之多的伤亡,可见战况的激烈。
克尔伯加败逃后,叙利亚地区便再也没有能与十字军对抗的穆斯林军队了,十字军实现了对叙利亚的控制,并以安条克为跳板,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